全球電力需求大反彈,碳排放量已高於疫情爆發前水準 Inside.com.tw | 3 years ago
新聞
廉價綠氫能等 5 項創新技術,可望協助全球達成 2050 年之碳中和目標 Technews.tw | 3 years ago
將二氧化碳封印在地下 1 公里處,南非碳捕集封存廠2023 上線 Technews.tw | 3 years ago
中鋼汽電共生全面停用燃煤 脫煤減碳樹立新里程碑 聯合新聞網 | 3 years ago
BMW永續思維打造製造鏈 落實友善地球理念 Yahoo Entertainment | 3 years ago
中鋼汽電共生鍋爐 全面停用燃煤發電 Storm.mg | 3 years ago
不用煤也能生產鋼鐵 瑞典首批「綠鋼」交貨Volvo 跨出零化石燃料重要一步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-環境資訊中心 | 3 years ago
幸好當時做對了 蒙特婁公約讓本世紀末少升溫2.5°C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-環境資訊中心 | 3 years ago
越來越熱!台灣冬天最快2060年將消失 Yahoo Entertainment | 3 years ago
聯合再生 Q4 引入大尺寸 400MW 太陽能產縣,下半年營運亮眼 Technews.tw | 3 years ago
【綠色觀點】如何正確觀察《氣候變遷調適法》的修法重點? Inside.com.tw | 3 years ago
Vogue有意識/我們還有可能將全球升溫限制在1.5度嗎?聯合國IPCC氣候評估報告出爐,每個人都該了解的7大重點整理 Vogue.com.tw | 3 years ago
威士忌潔淨運輸!格蘭菲迪首創減碳運輸 麥渣變燃料 聯合新聞網 | 3 years ago
升溫逼近關鍵的1.5度,IPCC釋出最新氣候報告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| 臺灣 | 3 years ago
極圈融冰等氣候危機持續不斷 環團籲2050淨零碳排入法 聯合新聞網 | 3 years ago
指種電減碳效益是種樹的50倍 光電業者盼適度開放平地造林種電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-環境資訊中心 | 3 years ago
父親節禮物!南市推出大型廢棄物清運線上申請 聯合新聞網 | 3 years ago
沒有最熱只有更熱!狂吹冷氣加劇全球暖化 Yahoo Entertainment | 3 years ago
南韓盼 2050 年實現碳中和,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最高升至 70% Technews.tw | 3 years ago
3分鐘看懂全球環境焦點:2021年7月,看得見的改變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| 臺灣 | 3 years ago
找出全球「超級污染者」 研究:近75%能源碳排來自5%電廠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-環境資訊中心 | 3 years ago
花旗、滙豐多家金融集團新減碳計畫,將買下亞洲燃煤電廠加速退役 Technews.tw | 3 years ago
新研究证实电动汽车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要低得多 Cnbeta.com | 3 years ago
氣候變化:熱浪、洪水肆虐,科學家極端天氣預測不准全因沒有它 BBC News | 3 years ago